• 字体软件
  • 免费字体
  • 快捷图标
  • Pixiv
当前位置:主页 > 游戏技能 > 适合3岁以下宝宝玩的游戏有哪些

适合3岁以下宝宝玩的游戏有哪些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2024-05-13 15:13

一、适合3岁以下宝宝玩的游戏有哪些

玩皮球(肢体动作,精细动作,情绪/社交) 两人之间能互相拍球、滚球和传球,或绕着圆圈拍球。能把沙包投入洞中,并能更好地接住沙包。 带轮玩具(肢体动作) 宝宝会喜欢骑三轮车或是小自行车。不过,要确保三轮车的大小合适,使宝宝的脚能够着脚蹬子。 完成人像(精细动作,智力/逻辑) 画一张未完成的人像,然后让宝宝把它画完。

二、如何提高幼儿的动作发展

1.每次活动有目的指导幼儿动作发展,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通过活动逐步使幼儿动作协调,逐步能自己独立完成一些动作如单脚跳、拍皮球等等。

2.家长在家中指导幼儿进行一些平衡能力的练习、游戏,让幼儿自己走马路牙、走窄路、转圈圈等等,训练大肌肉运动技能和平衡感,提高幼儿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

3.在成人的帮助下、鼓励孩子能参与一些大动作的练习,增强孩子两腿的肌肉力量、身体的平衡能力和身体活动的协调能力。

4.了解自己孩子的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和运动兴趣特点,设计相应的活动内容,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游戏,激发和鼓励幼儿的运动兴趣。

5.幼儿喜欢模仿他人的运动方式和动作,愿意和同伴一起玩,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鼓励孩子和同伴一起参与活动。

6.家长多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进行丰富的户外活动,内容不要太单一,方法不要太生硬,要在游戏的过程中反复练习。

孩子喜欢参与一些户外活动,从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完成一些大动作的运动到逐步能独立完成一些大动作的运动,动作的协调性就会逐步提高的。

幼儿的活动能力和活动经验是在反复活动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要不断创设孩子参与各种活动的条件和机会,让幼儿尝试玩各种运动材料如足球、篮球、跳绳、滑板车等等的机会,促进幼儿动作协调性的发展和运动能力的提高。

三、幼儿园3-6岁儿童观察能力训练游戏有哪些

一、3~6岁幼儿平衡能力

(一)3~4岁幼儿

1、能沿地面直线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距离。

2、能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

3、能身体平稳地双脚连续向前跳。

4、分散跑时能躲避他人的碰撞。

5、能双手向上抛球。

(二)4~5岁幼儿

1、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

2、能以匍匐、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钻爬。

3、能助跑跨跳过一定距离,或助跑跨跳过一定高度的物体。

4、能与他人玩追逐、躲闪跑的游戏。

5、能连续自抛自接球。

(三)5~6岁幼儿

1、能在斜坡、荡桥和有一定间隔的物体上较平稳地行走。

2、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网等。

3、能连续跳绳。

4、能躲避他人滚过来的球或扔过来的沙包。

5、能连续拍球。

二、3~6岁幼儿教育指南

(一)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如:走平衡木,或沿着地面直线、田埂行走。玩跳房子、踢毽子、蒙眼走路、踩小高跷等游戏活动。

(二)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如: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玩跳竹竿、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游戏。

(三)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

(四)结合活动内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0-3岁早教亲子游戏有哪些?方便和孩子一起玩儿的那种。

1.拉大锯\r\n 宝宝面对妈妈两人相对而坐,宝宝拉着妈妈的手坐在妈妈合并的双腿上,妈妈边说儿歌,边随节奏拉着宝宝做前俯后仰像拉锯一样的动作。儿歌内容为:“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就是不让妞妞去。”妈妈可随机地对儿歌内容进行修改,如将儿歌后一句改为:“妈妈去,宝宝去,就是不让爸爸去。”或者“妈妈去,爸爸去,带上宝宝一起去。”\r\n 效果:感受儿歌的节奏,锻炼身体俯仰的运动能力。\r\n 适合年龄:7个月以上\r\n 2.坐秋千\r\n 妈妈脱掉鞋坐在床边或者凳子上,宝宝面向妈妈坐在妈妈腿上,游戏开始,妈妈两手拉着宝宝的手,两脚上下、左右晃动,宝宝则跟着妈妈的腿一起晃动。\r\n 效果:发展宝宝的运动能力、平衡能力,密切亲子关系。\r\n 适合年龄:9个月以上\r\n 3.拨浪鼓\r\n 叮叮咚咚的拨浪鼓是每个婴儿宝宝的最爱,妈妈一定要记得给宝宝买一个,让宝宝拿着它尽情地晃动,如果买不到的话,我们也可以自己制作一个,可以用香皂盒作鼓身,以细而结实的绳加圆橡皮泥作小槌由里而外系在盒身两侧,最后用透明胶将废旧的铅笔或者画笔粘贴固定在盒子上作握手,这样一个小拨浪鼓就做好了,妈妈不妨一试哦!\r\n 效果:锻炼宝宝手与手臂活动的灵活性,感受自身动作与物体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声音的产生。\r\n 适合年龄:4~12个月\r\n 4.不倒娃娃\r\n 吹一个小气球,在用绳把气球的口系住之后,在气球上画上娃娃的五官,并把气球粘或者绑在比气球大的皮球上面,这样自制的不倒娃娃即大功告成。做游戏的时候,把不倒娃娃呈现给宝宝,告诉宝宝,这个娃娃不会睡觉,怎么让他睡觉呢?鼓励宝宝把不倒娃娃摁倒,但是娃娃却总是会不停地又站起来!\r\n 效果:激发宝宝有目的的动手能力,感受物体运动的奇妙。\r\n 适合年龄:9个月以上\r\n 5.同步走\r\n 妈妈可光着脚或穿柔软的鞋站立,让宝宝面向妈妈站立,两只小脚分别踩到妈妈的脚面上,妈妈边弯腰边扶着宝宝往前走,带动宝宝往后退。也可以让宝宝转过身来,妈妈和宝宝同方向,带动宝宝共进退。\r\n 效果:锻炼宝宝的行走能力以及对身体的掌控能力。\r\n 适合年龄:9个月以上

相关资讯
热门推荐
最新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