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礁石游戏网 2024-12-10 14:57
冠梁配筋按要求一般都是配螺纹钢筋,螺纹钢筋一般为二,三级钢,强度高,与混凝土结合好。
谢邀。
剪力墙结构里的普通楼面梁,一般受力是上图这样的。梁端的剪力都是向上的,而梁端弯矩的方向相反。
而剪力墙结构里的连梁,受力情况则有所不同。注意到,梁端的剪力方向相反,一边向上,一边向下。而梁端弯矩的方向相同。
我们可以把梁端弯矩转换成等效力偶。梁端受拉钢筋跟混凝土受压区之间的距离 d 我们可以称之为内力臂,而等效力偶的力的大小就等于弯矩除以内力臂。注意到,水平力都是弯矩引起的,而竖向力则是剪力。在这种情况下,斜向钢筋起什么作用呢?
事实上,这时候的连梁可以用一个桁架模型来代替,红色的是受拉钢筋,蓝色的是受压混凝土。桁架的内力与连梁的外力平衡。
我们可以用节点法分析这个桁架。斜向杆件的轴力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分力。
先看水平方向,拉力 T 的水平分力等于 M 除以 d,压力 C 的水平分力也等于 M 除以 d。而两者的水平倾角相同,所以拉力 T 的大小就等于 压力 C 的大小。
再看竖直方向,拉力 T 的竖向分力加上压力 C 的竖向分力必须要跟梁端剪力 V 平衡。
也就是说,。而 T 又等于 C,所以,。
钢筋的拉力等于钢筋的面积乘以钢筋的强度,也就是 。
所以呢,我们最终的结论是。
我们再来看一下高规上的公式:
是不是一模一样呢?
换言之,配置集中交叉斜筋的连梁,我们不考虑普通箍筋的作用,起抗剪作用的主要还是斜向交叉钢筋。
由于地震的方向并不确定,可以从这边来,也可以从那边来,所以可能是斜向右上的这根受拉,也可能是斜向左上的那根受拉。因此,我们都是对称配筋,两个方向的交叉钢筋都按照这个计算。
配置交叉斜筋的连梁的分析计算,也是 strut-and-tie model 的一个应用。关于 STM 的简单介绍,可以猛戳这里:
算不清,加钢筋!——您听说过有个叫 STM 的东西么? - 土木僧的写写画画 - 知乎专栏配筋用什么软件是结构工程师们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配筋是指将钢筋按照设计要求布置在混凝土构件内部,以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在过去,配筋设计主要依靠人工计算和绘图来完成,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如今已经涌现出许多专业软件来辅助工程师进行配筋设计。
市面上有许多配筋设计软件可供工程师选择使用,其中一些较为常用的软件包括:
在选择配筋设计软件时,工程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配筋设计软件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可能会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在工程设计中,配筋用什么软件是一个关键问题。选择合适的配筋设计软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程设计的质量和准确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配筋设计软件也在不断演进,带来更多便利和可能性,工程师们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这些新技术,以更好地完成工程设计工作。
今天我们将聚焦在梁筋图集这个主题上。对于任何工程师、建筑师或设计师来说,梁筋图集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们提供了梁结构的详细设计信息,包括筋、箍筋、开孔和连接件等。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梁筋图集的作用、常见绘制方法以及一些值得注意的事项。
梁筋图集是梁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图纸的形式传递了设计师的意图,使施工人员能够理解和实施这些设计。梁筋图集包含的信息有助于施工人员准确地安装和布置梁的筋材,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此外,梁筋图集还提供给工程师和检查人员进行质量控制和验收的依据。
为了确保梁筋图集的准确性和可读性,一般会包括以下内容:
梁筋图集的绘制可以手工完成,也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无论使用何种方法,绘制梁筋图集都需要考虑准确性和清晰度。
手工绘制梁筋图集需要使用绘图工具,如直尺和绘图板。绘制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与手工绘制相比,使用CAD软件绘制梁筋图集可以更高效和精确。CAD软件提供了各种工具和功能,使得绘制工作更加便捷。此外,CAD软件还可以轻松地生成剖面布置图和自动计算筋材数量等。
在绘制梁筋图集时,需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项:
梁筋图集在建筑和工程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准确、清晰的梁筋图集有助于确保梁结构的安全性和质量。对于工程师、建筑师和施工人员来说,掌握梁筋图集的绘制和理解是必不可少的技能。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提高在梁筋图集方面的能力,为建筑工程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
1.纵向受力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的数量一般不得少于两根(当梁宽小于100mm时,可为一根)。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25时,保护层厚度为25mm。
2.箍筋
箍筋主要是承担剪力的,直径不小于6mm,箍筋直径尚应不小于d/4(d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大直径)。
3.弯起钢筋
弯起钢筋与梁轴线的夹角(称弯起角)一般是45°;当梁高h>800mm时,弯起角为60°。
4.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并平行纵向受拉钢筋,承担因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
5.纵向构造钢筋
当梁较高(hw≥450mm)时,为了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而产生竖向裂缝,同时加强钢筋骨架的刚度,在梁的两侧沿梁高每隔200mm处各设一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腰筋,两根腰筋之间用φ6或φ8的拉筋连系,拉筋间距一般为箍筋的2倍。
在《高规》和《抗规》里,都明确指出,“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通俗说就是梁上部支座处钢筋要小于2.5%。但梁底跨中的最大配筋率,规范里并未明确说明。
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确定的最大受压区高度xb是可以计算出一个最大配筋率来,
1.6~1.8%,但那是对于单筋梁而言的。
面筋要的,雨蓬是个悬挑构件,和后面的受弯梁是不同种类的,而且钢筋是要伸入后面的梁内。
雨蓬受力,挑出长度都不大,就是要用加强筋也是用在悬挑大的,两构件连接处,或梁的跨度比较大,这时候才可以用的,所以我认为不加。
悬空梁又称悬挑梁,其配筋方法与雨蓬配筋有相似之处,梁的上皮筯为受力筋,即主筋,下皮筋为副筋,也可称为辅助筯,直白说主筋需要粗一些,而副筋起到辅助作用,可以稍细一点。
配筋分为主筋和箍筋,主筋分为上部架立筋和下部受力筋
配筋率:设计计算时应该按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来控制。有明显屈服点的热轧钢筋,ξb为0.55。
在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里没有最大配筋率的规范条文规定;
在GB50010-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里,只有6.3.4 梁的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这是指的上部负筋)
在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里,也只有6.3.3 梁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抗震设计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不应大于2.75%。